闭店消费行为消费侵害中国者协职业者合益会法权警惕
发布时间:2025-05-13 16:40:08 作者:rczx 点击:58157 【 字体:大 中 小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今年以来,中国者协早教、消费健身等预付式消费领域出现的警害消合法“职业闭店人”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9月9日,惕职中国消费者协会揭露“职业闭店人”的业闭惯用套路,呼吁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店行
中消协指出,为侵“职业闭店人”是权益指专门为经营不善尤其是采取预付费经营模式的经营者策划闭店方案、实施闭店行为,中国者协并处理经营者遗留维权纠纷的消费群体。“职业闭店人”的警害消合法一般操作是,在明知经营不善即将关门的惕职情况下,联合经营者开展低价促销充值,业闭吸收更多预付资金并挪用转移;再将原来的店行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其他没有实际偿债能力的人,使原法定代表人“套现走人”,为侵脱离原法律关系;最后,一夜之间关门歇业,原经营者失联不见,由职业闭店人接手消费投诉、各类诉讼等事项。职业闭店行为多发生在预付式消费领域,目的是帮助经营者套走预付消费资金,逃避法律责任,降低向消费者承担责任的成本和风险。
为防范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中消协提醒消费者,预付式消费需谨慎决定、量力而行。消费前,建议消费者面对促销尤其是预付式消费促销保持理性,先评估真实消费意愿和实际消费能力,再结合商家信誉、商品服务质量等信息货比三家,谨慎决定,不要因贪图优惠而冲动消费。
在进行预付式消费时,务必签署书面合同。消费中,建议消费者要求经营者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提供书面合同,仔细审阅商品服务的具体内容、价款费用、预付款退还方式、违约责任等合同核心条款,尽量避免一次性大额充值,妥善留存发票、收据、与经营者沟通记录等凭证。
如果遇到闭店操作,要先留证再投诉。消费后,如果发现商家停业、关门、跑路、失联并且具有职业闭店行为特征,建议消费者收集相关证据,向消费者组织或者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如果遭遇商家闭店前恶意促销圈钱涉嫌诈骗,建议消费者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情况。必要时,消费者还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责任编辑:温馨宁

猜你喜欢

市审计局以高质量审计护航乡村全面振兴_


社会诉求5044件 南京发布双节消费投诉分析


新车刹车片竟装反 4S店有过错需担责


ARA微胶囊粉末稳定性及不良气味物质研究(一)


【全国防灾减灾日】遭遇地质灾害 如何科学避险?


河北邢台:开展“凝聚你我力量 让消费更温暖”公益活动


重氮偶联法测定水中亚硝酸盐氮的改进(二)


空气净化器净化室内大气污染的研究


宿州:发挥城市公园生态价值 打造人居环境绿意空间


生物质炭化还田作为土壤改良与循环农业的技术途径分析(三)


落实“六稳六保”•优化营商环境|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不打烊”


环境检测质量主要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


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连续4天超1500万人次


因地制宜推动有机循环农业发展的若干思路与对策(三)


认捐广州市市花“木棉”!广州市政监理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ARA微胶囊粉末稳定性及不良气味物质研究(二)


六安直达西北,更快了!


报道追踪:蹊跷的证明文件


海芦笋植物盐提取工艺的优化(四)


大连两家问题加油站被责令限期整改


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开板 首批50余家企业登陆


远离商家套路 江西发布双11消费警示


增城派潭,一座被严重低估的“美食小镇”!|广东乡游上真乡


因地制宜推动有机循环农业发展的若干思路与对策(一)
